女教授種牡丹的苦與樂20170221。致富項目:丹鳳白牡丹種植和加工牡丹全花茶。楊曉紅是洛陽大學的經濟學教授,一直想為老家欒川山區的父老鄉親們做點事,以幫助他們脫離貧困。2011年,國家林業總局大力提倡發展油用牡丹種植,洛陽市也想借此機遇壯大牡丹產業,在國家有關政策和當地政府的鼓勵下,楊曉紅辭去大學教授的工作,回到老家帶領鄉親們開始大規模地種植起了牡丹。
“牡丹全花茶是中國***的文化遺產之一,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,由隋唐名醫楊上善在陸渾縣發明。”具有碩士學歷的楊曉紅告訴記者,她當過鄉鎮干部,后在大學任教10年,在校當老師期間,每當看到家庭貧困的學生的艱辛,她心里就十分難過,暗暗下定決心要出去創業,為社會創造財富,資助更多的貧困學子。
2005年,她毅然放棄大學講師的工作,說服家人,得到家人的支持,在欒川縣與嵩縣交界的深山區楊山風景區流轉土地1000多畝,開始種植牡丹,開始了牡丹深加工事業。
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,楊曉紅開始研發牡丹花茶。市場上的牡丹花茶,都是僅用牡丹花瓣入茶,其制作工藝也都和其他茶葉的制作工藝無異,口味也喪失了牡丹花原有的清香。古人的牡丹全花茶是怎么做成的?如何能夠做出和古老的全花茶無差異的牡丹花茶?種種難題困擾著楊曉紅。
“我想讓牡丹花茶的品質和口感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。”楊曉紅說,2012年她專門成立了洛陽牡丹茶文化研究院,聘請***人員開發研究,經過無數次的試驗,終于掌握了一朵牡丹全花茶從選花,到采花,又到加工成全花茶的九道加工工藝流程,填補國內外牡丹花茶的空白。
2014年5月“一朵牡丹”全花茶開始批量生產,成功生產兩萬朵,并成功申請兩項***。
“牡丹全花茶的研發,遵循傳承和創新的理念,取生態種植的丹鳳白牡丹之鮮花,經古法加工,完整保留牡丹的花瓣、花蕊、花粉,經沸水沖泡,整朵花在杯中重新綻放,又具有強烈的視覺享受,是茶中的***。”楊曉紅說。
牡丹種植容易,牡丹茶研發難,采茶更難。楊曉紅說,采摘丹鳳白牡丹花,要求十分嚴格,風天、雨天不能采,沒開、開過不能采,風和日麗時,花剛開要在很短時間內采摘才行。
2014年,楊曉紅成立了洛陽眾芳牡丹產業集團公司,如今,公司成為集科研、生產和貿易于一體的現代農業高科技集團公司,是洛陽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,國家油用牡丹示范基地,下轄三家全資子公司,在偃師市、伊濱區、欒川縣、嵩縣建有四大丹鳳白牡丹種植基地,生產車間烘制爐20套,每年可以烘制鮮花100萬朵,公司開發的產品主要有丹鳳白牡丹花朵茶、牡丹籽油、膠囊、精油、面膜等五大類系列產品。
楊曉紅說:“我愛洛陽,我愛洛陽牡丹,我希望一朵牡丹全花茶能夠為洛陽的牡丹產業走得更遠出一把力?!?/p>
版權所有: 眾芳牡丹產業集團,一朵牡丹全花茶,洛陽牡丹花茶,洛陽特色禮,商務禮品,牡丹茶批發,女教授,楊曉紅,科技苑
備案號:豫ICP備18034364號 技術支持:洛陽青峰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