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主)牡丹芬芳延千年 隋唐盛世始成茶
記者 陳耀璣
(導)中國是茶的故鄉,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,對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上千年歷史。唐代以來,中國的茶道大行,飲茶之風彌漫朝野,宋承唐代飲茶之風,日益普及,花茶更占據了茶文化的半壁江山。
據史料記載,牡丹全花茶始現于唐代,由宮廷御醫所創作,作為宮廷御茶獻于皇室貴族享用,更是女皇武則天鐘愛之佳飲。
牡丹作為一味中藥,是怎樣完成從“藥”到“茶”的轉變?本期《曉紅說牡丹》將帶您回顧相關傳說和歷史,了解牡丹全花茶的起源和由來。
(小)中國茶起源與神農嘗百草的傳說
“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,國外許多考古研究成果和證據顯示,當地的飲茶的飲茶習慣、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,人們也普遍認為飲茶是中國人首創的。”楊曉紅說,國內關于飲茶的起源眾說紛紜,有的認為起于上古神農氏,有的認為起源于周,源于秦漢、三國、南北朝、唐的說法也都有,其中接受度***廣說法要屬《神農本草經》和《茶經》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:“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”。《茶經》記載:“茶之為飲,發乎神農氏”。
因而支持神農說的人認為,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,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,煮好的水,其色微黃,喝入口中生津止渴、提神醒腦,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,因此判斷它是也是一種藥,后世人們沿用此法,逐漸形成飲茶的習慣。
(小)牡丹藥用起源與《神農本草經》
楊曉紅說,“牡丹”之名***早見于戰國后期的《黃帝內經?素問》,先祖們何時發現牡丹能夠入藥,現在已無從核實,但牡丹***早作為藥用植物的記載,則來自《神農本草經》,據其***記載,牡丹“主寒熱,中風,瘈疭,痙,驚癇,邪氣,除癥堅,淤血留舍腸胃,安五臟,療癰創;一名鹿韭,一名鼠姑;生山谷”,但該***并未說明牡丹入藥部位。
“《神農本草經》托名神農所著,其實際上是歷代醫家醫藥知識和經驗的總結,成書約在秦漢時期,這正是炎帝、神農氏傳說的形成時期,***早轉述這個傳說的可查史料,大多數也是這個時期出現的。”楊曉紅告訴記者,在甘肅武威桐柏鄉發現的東漢早期醫簡中,已有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處方,可見那時的人們早已從治病療傷的實踐中,認識到了牡丹的藥用價值。
“成書于秦漢時期的《名醫別錄》記載牡丹入藥的用法為“二月、八月采根、陰干”,表明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牡丹入藥的方法;成書于唐朝的《新修本草》對牡丹根部的取用方法有了詳細記載:“色赤者為好,用之去心”,后來人們便用“丹皮”“牡丹皮”等名沿用至今。”楊曉紅說。
(小)“丹皮”入藥傳后世 ,牡丹入“宮” 傳四海
“史料上有關牡丹入藥記載有很多,東漢的《傷寒雜病論》、唐代的《新修本草》均有記載,在宮廷和民間流傳很廣。”文史學者鄭貞富說,這其中以東漢***醫學家張仲景所著《傷寒雜病論》所載湯方流傳***廣,其記載有‘大黃牡丹湯‘、‘小柴胡加黃連牡丹湯‘、‘大黃黃芪地黃牡丹湯‘等湯方,后世的諸多中醫著作中對這些湯方均有記載或補充。
鄭貞富告告訴記者,雖然牡丹入藥歷史悠久,但其“入茶”則是從唐代開始,一開始只是根皮入茶,到后來才逐漸演變為使用牡丹全花入茶。
“牡丹在秦漢時期開始入藥,隋代進入皇家園林(洛陽西苑)后,在洛陽地區有了廣泛種植和品種培育,后世的唐、明、清三代都以牡丹為國花,至今北京仍留有為牡丹所建的“國花堂”和“國花臺”;隋代以后,牡丹雖然也引種到了其他地區,但外地的牡丹品質大都不如洛陽地區的好,這才有了‘洛陽地脈花***宜,牡丹尤為天下奇‘的贊美。”鄭貞富說,隋唐時期牡丹的廣泛種植,為后來牡丹入茶提供了基礎。
(小)從入藥到入茶,牡丹在唐代完成華麗轉身
“隋唐時期牡丹的廣泛種植,以及《新修本草》中牡丹湯方的流傳,促成了牡丹從藥用轉為茶用的變化,并和當時的茶文化相融合結合, 產生了后來牡丹全花茶。”鄭貞富說,唐代中期之前,人們飲茶多為粗放式豪飲,或為解渴,飲則升斗,看重的是茶的藥用功能,飲時還要添加許多佐料,如蔥、姜、棗、橘皮、茱萸、薄荷、鹽等,飲時連吃帶喝。
隋唐時代的醫學家楊上善對《黃帝內經》有著較深研究,并奉皇帝命令整理和注解該書,著成《黃帝內經太素》一書。
鄭貞富告訴記者,楊上善十分重視牡丹的藥用價值,相傳武則有一段時間郁郁寡歡,一病不起,楊上善用牡丹根皮入藥熬制湯劑,輔以牡丹花茶日常飲用,堅持服用后,武則天身體日益好轉。后來楊上善系統總結了牡丹花茶的制法,創制了牡丹全花茶。武則天也一直將牡丹全花茶作為保健飲料堅持飲用。
到了唐朝中后期,陸羽(《茶經》作者,被后世譽為“茶圣”)很不欣賞這種飲法,認為破壞了茶的真味,他提倡細煎慢品式的煎飲法,其所著《茶經》面世后,細煎慢品味飲茶方式也被越來越多的文人雅士所接受,牡丹全花茶、茉莉花茶等花茶也逐漸流傳開來。
武則天與牡丹全花茶如何結緣?她與牡丹花之間又有哪些動人傳說?敬請期待下期《曉紅說牡丹》。
版權所有: 眾芳牡丹產業集團,一朵牡丹全花茶,洛陽牡丹花茶,洛陽特色禮,商務禮品,牡丹茶批發,女教授,楊曉紅,科技苑
備案號:豫ICP備18034364號 技術支持:洛陽青峰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